关于1932年昌马地震破裂带

THE FRACTURE ZONE OF CHANGMA EARTHQUAKE IN 1932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摘要:

    1932年12月25日发生在我国祁连山区的昌马7.5级地震,对于人们研究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方面,是一个值得很好总结的震例。1964年时振梁等对该地震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很宝贵的资料。1974年原兰州地震大队对这一地震继续开展工作时,笔者参加了半年实地考察。此次考察成果亦有所介绍。笔者至今以为,有关此次地震于地表出现的地震破裂带特征,特别在其空间展布、力学性质以及由此所反映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等方面,尚有值得进一步研究之处。本文拟就一些问题作一探讨,并对前人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商榷。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白启圣.关于1932年昌马地震破裂带[J].地震工程学报,1981,3(4):69-72. Bai Qisheng. THE FRACTURE ZONE OF CHANGMA EARTHQUAKE IN 1932[J].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1981,3(4):69-7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