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第6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伴随我国一些大地震的电离层异常现象

      1984, 6(3):1-11.

      摘要 (552) PDF 680.82 K (639) 收藏

      摘要:本文初步总结了伴随我国一些大地震前后电离层的异常现象,结果表明,临震前电离层形态扰动异常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次是F层"高点位移"的时空分布异常。它们可能与电离层局部生成不均匀电子"云块"有关,以及与震前地磁场、地电场及地面电学性质有关。进一步观测和研究电离层异常现象将有助于估计强震的大致地区和临震时间。文中还就电离层-地磁场-地震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指出电离层与地震的联系可能是由于地磁场耦合作用。

    • 1982年4月海原5.5级地震前后地电阻率的特征

      1984, 6(3):12-20.

      摘要 (513) PDF 610.62 K (473) 收藏

      摘要:通过对1982年4月14日海原5.5级地震的研究表明:
      1.地震前ρs趋势异常以下降为主,临震异常则有升有降,表现了幅度大、速率快的特点。ρs在地震前后的演化过程是:下降-转平-临震突跳-(发震)-震后回升。
      2.地震前ρs的趋势异常有大面积长时间的特征。此外各台最大异常量的方向与当地大断裂(或发震断裂)的展布方向一致。这些特点说明,ρs趋势异常是整个区域应力场急剧增强的反映。
      3.各台ρs的异常幅度与台址第四纪复盖层关系密切。复盖层越厚其异常量越小。因此预报中强地震对地电台址的要求要更严格一些。

    • 一种可能的短期前震

      1984, 6(3):21-26.

      摘要 (553) PDF 351.13 K (622) 收藏

      摘要:分析大地震前小地震时、空分布发现,1973年2月6日炉霍7.9级地震1974年4月22日溧阳5.5级地震及1976年5月29日龙陵7.3级地震前约3个月内,2级以上小地震有沿一定方向(顺时或逆时)逐个发生,从而形成环的现象。溧阳和龙陵地震发生在环内一侧或其附近,而炉霍大地震则离环较远,但处于同一构造带。
      根据蠕变曲线有非线性增加段及其时间特征,它可定为短期前震,並且可能表现了震前固体潮触发蠕滑的过程。

    • 库尔勒5.8级地震前地震波特性的某些短期变化

      1984, 6(3):27-34.

      摘要 (495) PDF 517.43 K (391) 收藏

      摘要:本文对新疆1978年4月22日库尔勒5.8级地震前地震波的动力学特性和运动学特性的某些短期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讨论了5.8级地震前通过孕震区的小地震的直达波振幅比、振动持续时间比以及波速比的短期异常变化,並且,结合震前短期地震活动异常图象作了对比分析。
      实际观测结果表明,较大地震发生前,通过孕震区的小震的地震波特性可能出现一些较明显的短期异常变化,因而,对此进行研究无疑对于探讨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的预报途径都是有意义的。

    • 用地下流体震前瞬间流动机制解释大地震短临前兆的特征

      1984, 6(3):35-43.

      摘要 (548) PDF 603.30 K (563) 收藏

      摘要:海城、唐山、松潘等七级大地震前,其短临异常表现出群体性、多样性、突发性,同时性、几起几落及异常群体向震中迁移等特征,简称一大二跳。而油、水井喷涌型异常,又是上述短临异常群体中的一种。对这种异常的机理研究表明,它要经过快速负荷加载、瞬间流动、卸载及渗流滞后三个过程。本文研究了伴随这三个过程可能会发生的地面垂直和水平的形变变化、应力变化、电磁变化等前兆现象。这些异常变化都因受控于震前快速负荷加载效应及瞬间流动效应,因而就能显示出大震前短临异常的上述特征。文章最后还对震前高孔隙压力产生的机理、地下流体瞬间流动的可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地磁总强度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984, 6(3):44-48.

      摘要 (501) PDF 327.92 K (574) 收藏

      摘要:本文应用地磁总强度资料,用两台差消除地磁场短周期变化,同时亦削弱了长期变影响,从而使年变呈线性变化。然后采用趋势面法求得剩余长期变地区性改正量。资料处理后,显示唐山大震前可能有一年半以上的异常,变化幅度约10伽马,对台网中其它几个6级左右地震亦有较好的异常反应。

    • 云南景洪和越南莱州7.0级地震的预报

      1984, 6(3):49-54.

      摘要 (506) PDF 422.55 K (562) 收藏

      摘要:本文提供了1982年12月、1983年5月在景洪东北先后发生的5.8、5.3、5.7级地震及1983年6月莱州7.0级地震的中期、短期、临震预报的实况和主要依据。中期预报是通过∑√E释放速率变化出现异常,确定本区处于释放加速段,用最优分割等周期分析法处理得该区活动段将延迟到1983年6月底。利用地震活动位置演变确定活动地点在景洪-江城以南地区。短期预报主要根据孕震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三个北东向地震条带,b值从1.3下降到0.55,并参考了省内大范围Rn值突变异常,推算出未来主震将大于6.5级。按文献[1]广义调制模式思路,确定震源体处于受调状态,进而外推对莱州7.0级地震作出临震预报。

    • 唐山大震前后震区构造应力场的光弹性模拟实验

      1984, 6(3):55-61.

      摘要 (544) PDF 1.15 M (64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唐山震区的地质构造模拟制作光弹模型,以N60°E方向加压进行唐山震前应力场的光弹性模拟实验。用打孔的方法模拟强震的应力释放。实验结果表明:1.在N60°E方向压缩时,唐山-丰南一带、滦县、野鸡坨和卢龙等地区是最大剪应力集中区,与唐山7.8级、滦县7.1级地震及强余震的震中分布基本吻合。说明唐山大震及余震的发生是近东西向压应力场作用的结果。2.当唐山7.8级地震应力释放后,震前具有高应力背景值的其它地区,应力进一步加强。说明唐山地震的发生导致了应力场的重新调整,增强了强余震发震的动力条件。3.实验结果证明,在断裂带两侧、端部或几条断裂的复合部位,其主应力方向与区域应力场的总体方向比较,大致有10°~25°的偏转。强震的应力释放导致震中区附近的主应力方向与震前相比也发生约10°~20°的偏差。

    • 地电阻率法的台址条件(一)

      1984, 6(3):62-67.

      摘要 (483) PDF 420.18 K (447) 收藏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地电阻率法台址中测区的地质构造条件。根据四个7级以上大震前地电阻率ρs变化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地电阻率法台址首先要选在发震断层两侧的整体岩石中,不宜是破碎的岩体。

    • 初论拱坳构造及其与地震的关系——以鄂西江汉地区为例

      1984, 6(3):68-76.

      摘要 (476) PDF 719.63 K (502)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大陆新构造基本类型-拱坳构造。对它的构造特征、性质、应力作用状况以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论述。以鄂西江汉地区发育的拱坳构造为典型作了较详细的剖析。

    • 沉痛悼念张荣珍同志

      1984, 6(3):76-76.

      摘要 (403) PDF 92.73 K (707) 收藏

      摘要:正当我国地震科学特别是地震预报科学处于攻坚阶段的时候,长期领导过西北地震工作的张荣珍同志与我们永别了。他患的是脑血病,各方面同志甚为关怀,並积极为他医治,终因抢救无效于1984年8月19日在北京去世,年仅57岁。我们为他的早逝而十分沉痛。

    • 溧阳两次地震前震活动图象的共性特征

      1984, 6(3):77-83.

      摘要 (556) PDF 484.50 K (669)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现象,发现溧阳两次地震的前震活动图象具有某些共性特征:(1)前震活动的时间尺度雷同;(2)前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同具有时强时弱的分期活动特点;(3)震前孕震空区形态相似;(4)临震前地震活动同具有条带分布图象;(5)前震活动在时-空图形上分别形成"时-空"弯形平静区。
      溧阳两次同源地震前震活动图象具有共性特征这一客观事实,可能反映两次地震在同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具有类似的孕震破裂过程。追溯这些过程,它们可能同受震源区及其附近的同一介质和构造条件的制约。

    • 甘肃地区分层地壳结构

      1984, 6(3):84-91.

      摘要 (458) PDF 531.74 K (344)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143个天然地方震和近震的2000多个初至P,S波震相的综合平均时距曲线反演得到甘肃地区水平分层地壳的平均模型如下:
      分析表明文中使用的大多数地震都群集在地下约7公里深处,即位于两个花岗岩层的界面附近。分析还表明只要使用的资料精度高,数量大,则方法是可行的。

    • 湖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初析

      1984, 6(3):92-98.

      摘要 (542) PDF 487.75 K (639)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湖北及邻区1969至1981年的地震资料,分别求解了三峡、麻城、蒲圻、丹江4个地区的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是不一致的,其中鄂中-三峡地区主压应力为北北东-南南西向;鄂东地区主压应力为北东东-南西西向;鄂东南地区主压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向;鄂西北地区主压应力为北西西-近东西向。这与本区Ms≥3.0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基本相符。这种不同方向的构造应力场,反映了我国华北、华南和西部地区构造应力场作用交界部位的一种特殊现象。

    • 唐山地震前的某些地震前兆

      1984, 6(3):99-105.

      摘要 (589) PDF 411.29 K (563) 收藏

      摘要:本文论述了唐山地震前的某些地震前兆现象,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论述的第一种地震前兆现象是唐山地震前的震中迁移。在震前共显示了三条迁移路线,即从阴山西段向唐山的迁移,从辽东向唐山的迁移和沿华夏系构造向唐山的迁移。其迁移路线的交汇区在唐山地区。第二种是唐山大震前沿阴山构造带和华夏系构造带中小地震的成带活动,这两个中小地震活动带的交汇区在唐山地区。
      文中对震中迁移的原因和大震前中小地震成带状分布的原因以及带状分布的交汇区易于发生大震的原因进行了讨论。文中指出,中小地震的成带活动意味着这些带内地壳中一些地段上断层盘间的粘结力减弱或有流体逸出地表,这对交汇区震源的发震将有促进作用。例如在震源断层盘欲前进的方向上,地壳内如有流体逸出,则有利于断层盘向流体逸出地区前进,从而促使地震发生,在震源断层欲离开的部位上,如岩石粘结力减弱,也有利于断层错动而发震。据此我们把地震前兆分为主动前兆和被动前兆两类,主动前兆是它对震源发震有影响的前兆;被动前兆则仅是震源各组成部分运动的一种后果表现。
      文中对中国大陆于某些大震前出现的很长的地震成带活动进行了成因分类,一类是地表可见的大断裂带引起的中小地震活动;另一类是玄武岩层和上地幔中大断裂蠕滑对上部花岗岩层中地震的触发。由于玄武岩层和上地幔物质的力学性质近于塑性且相对均匀,所以其内的大断裂较长较直,这可能就是中国大陆内某些地震沿直线分布很长、其间可跨越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的原因。

    • 中国地块的地震应力场

      1984, 6(3):106-121.

      摘要 (583) PDF 878.56 K (555) 收藏

      摘要:印度板块往北,菲律宾板块往北西,太平洋板块往南西与欧亚板块碰撞的格局是中国地震构造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实地应力测量、地震断层面解、河谷走向和节理产状等不同资料,计算出了由于板块相互作用所形成应力场的方向。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中国境内板内的三大地震构造区,即西部区、华北区、东南区。区内应力是连续的。由于不同区内应力方向有显著不同,这种应力的连续性就必然导致了在其结合部出现应力的不连续,这就是大致沿N40°E的南北地震带。所以南北地震带的出现可能是中国及邻近地区诸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 >研究报导
    • 用能谱法测量射线进行地震测报的探讨

      1984, 6(3):122-125.

      摘要 (567) PDF 318.50 K (562) 收藏

      摘要:1980年下半年开始用携带式能谱仪对兰州地区土壤中的γ射线进行定点测量。1981年5月以后,取得了几个月的连续观测资料。测试条件稳定后的数据是可靠的。平时的放射性涨落都在2%以下。图1为1981年5月9日至10月26日6个多月的一段曲线。

    • 关于地震预报的综合概率模式

      1984, 6(3):126-129.

      摘要 (549) PDF 247.81 K (608) 收藏

      摘要:本文试图探索在现有各种预报手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客观、比较定量的综合预报技术的可能性,並提出一种地震预报的综合概率模式,供地震部门参考,並希望广大地震预报工作者能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 应用气压、暴雨标定地下水位的应力格值及其意义

      1984, 6(3):130-134.

      摘要 (508) PDF 354.14 K (448) 收藏

      摘要:随着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的开展以及观测仪器的改进,在不少井孔的观测中,观测到了由气压变化、急剧降水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现象。此现象一般称为"气压效应"和"暴雨效应"*(1-5)。笔者认为,研究气压效应及暴雨效应有更广泛的意义。例如,应用气压效应及暴雨效应来确定井孔地下水位的应力格值将有助于对井孔地下水位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有益于地震预报。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