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第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科学的真理性

      1985, 7(1):1-3.

      摘要 (436) PDF 252.29 K (708) 收藏

      摘要:科学进展和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从实践中获得知识。一部分知识仅仅是过去经验的描述。若是这些经验彼此毫无关系,它们很快就被人遗忘了,积累不起来。另一部分知识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应用它们预测或指导将来的经验。

    • 地电阻率观测中一类反常年变化的分析讨论

      1985, 7(1):4-11.

      摘要 (561) PDF 504.85 K (650) 收藏

      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际观测资料方面讨论了我国某些地电阻率台站出现的冬天低值、夏天高值的反常年变化,指出出现这类年变化的原因可能有三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特殊地电断面上,由于表层介质电性变化对地电阻率测量以反向贡献所致,这是表层电阻率变动引起地下电流密度非线性变化在特殊地电断面上的反映。这种特殊地电断面的标志就是表层介质的响应系数出现负值。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在资料处理时,这类年变的消除方法。

    • 新疆一些中强震前后地震波振幅比特性的异常变化

      1985, 7(1):12-19.

      摘要 (498) PDF 545.15 K (899) 收藏

      摘要:本文对新疆库车-库尔勒地区4次中强震前后地震波的振幅比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着重分析了震前的短临异常特性。
      得出的初步结果是:(1)中强震前后,SP波垂直向最大振幅比值As/Ap明显减小;(2)震前4个月内距震中较近的台相继观测到 As/Ap突跳位,出现 As/Ap值突跳的小震震中在平面上有成带分布的特点;(3)震前10天内,As/Ap的时空分布最为集中;(4)As/Ap异常与波速比、振动持续时间比异常大致同步出现。
      最后,提出了利用振幅比异常预报地震的可能的途径。

    • 震源错动带端部的刚度效应

      1985, 7(1):20-28.

      摘要 (493) PDF 574.64 K (55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震源简化模型的分析表明,震源的环境刚度(包括轴向、侧向和错动带端部刚度)是影响发震的重要因素。除强度条件外,环境刚度条件是发震的另一必要条件。在考虑环境刚度效应的情况下,震源平均应力降的数量级有可能小于102甚至101MPa,在较高围压下产生较低的应力降。文中还讨论了区分两类闭锁部的必要性,指出错动带上的闭锁部有的是潜在的“震核”,有的则作为“端部”,阻碍发震;液体渗入震源体的不同部位可能引起两种相反的作用,诱发或抑制强震的发生。同时还讨论了环境刚度的几何参数和烈度分布之间的关系。

    • 断层崖研究与地震危险性估计——以贺兰山东麓断层崖为例

      1985, 7(1):29-38.

      摘要 (634) PDF 797.02 K (763)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断层崖的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提出了必须对断层崖同时进行几何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并根据我们对贺兰山山前断裂带的断层崖的研究结果,初步总结了断层崖崩积楔的若干特征及其在大地震重复性研究中的意义。
      根据对宁夏红果子沟和苏峪口断层崖几何学和沉积学的研究结果,确定了贺兰山山前断裂自全新世以来曾发生过4次快速错动事件.从老至新分别命名为 A、B、C、D 事件。由于第二期崩积楔下部物质的 C14年龄为距今5745±90年,所以,B 事件大约发生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第四次事件(D)发生在距今400年以内,以致使明代长城发生错动,西错断点的垂直断距为0.35米,东错断点为0.95米。由此估计4次断层错动事件的重复间隔约为2000-2500年。根据三期古崩积楔高度估计三次古错动的垂直位移幅度分别为:红果子沟西部断层崖为0.25-0.5米,东部断层崖为0.9-1.2米,苏峪口为0.8-1.6米,它们均与串件 D 相当。若假定事件 D 与1739年平罗地震相关,则上述4次断层错动的重复间隔即为7-7(1)/(2)级以上地震的重复间隔。此数据与根据相同地段断层滑动速率计算的大地震平均重复间隔相当。
      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断层为右旋走滑正断层,全新世以来垂直滑动速率北段为0.2-0.25毫米/年,中段为0.5-0.63毫米/年。而宁夏南部南、西华山断裂第四纪以来为左旋走滑断裂,20000年以来的走滑速率最大可达28.65毫米/年。这是因为二者分属于华北和青藏两个不同的构造区,因而具有不同的构造活动性及地震重复率。

    • 有关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的换算问题

      1985, 7(1):39-43.

      摘要 (732) PDF 320.35 K (954) 收藏

      摘要:本文简要地从地理纬度α与地心纬度φ的基本换算公式导出它的近似公式,并用最新的地球扁率值 e 给出基本公式中和近似公式中的换算系数β和γ,进而给出α-φ的换算新表。新旧两表最大可差5角秒(对应地面距离达150米)。这在一些对纬度换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学问题中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最后还对近似公式做了简要讨论。

    • 唐山7.8级地震前天津地区的一些地形变特征

      1985, 7(1):44-47.

      摘要 (521) PDF 273.90 K (525) 收藏

      摘要:本文认为潘庄流动水准测量和张道口短水准资料是唐山地震的中短期异常,其量值比震中区的形变异常量大,具有“调整单元”的特征。

    • 关于匀变速扩展的矩形断层的远场辐射理论

      1985, 7(1):48-58.

      摘要 (509) PDF 583.35 K (741)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断裂以匀变速扩展时的矩形断层所辐射的远场位移。求出了谱Fcm(ω),以及给出了位移因子 fcm(t) 的解析表达式井指出 fcm(t) 可由特殊函数类表出。
      本文假定破裂速度是时间的分段函数。

    • 1812年3月8日新疆尼勒克8级大震

      1985, 7(1):59-65.

      摘要 (561) PDF 522.98 K (521) 收藏

      摘要:1812年3月8日新疆尼勒克县发生的8级大震造成了极强烈的地表形变,产生了长达65公里的地震断裂带,其垂直位移可达10米,右旋水平位移在1.5米以上。极震区有多处构造塌陷、滑坡和崩塌,巨型塌陷的面积达2平方公里,滑坡体后缘最宽可达2公里,震中烈度110度强。
      本文根据现场考察及对航片的研究,结合历史记载勾绘了这次地震的烈度等震线,对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地震矩、应力降和震源机制解等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并对发震的地质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1556年陕西省华县大震的地震地质条件

      1985, 7(1):66-74.

      摘要 (600) PDF 633.36 K (693) 收藏

      摘要:本文论述了华县大震高烈度区断裂的现代活动性,分析了区域新构造应力场,指出了华县大震发生的构造部位,估算了华县地震区的发震周期,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初步探讨了地下应力状态与华县大震的关系。

    • 地壳下部及上地幔物质分异作用对地震成因机制的影响

      1985, 7(1):75-81.

      摘要 (459) PDF 552.53 K (620) 收藏

      摘要:本文着重从物质分异的角度讨论了板块俯冲带及大陆地壳内某些地震成因机制问题。认为由于构造的活动和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在深大断裂带附近的上地幔或玄武岩层顶部容易产生分异的底辟构造。这种构造上隆引起的垂直作用力可促使地面产生同步隆起和侧翼相对下降,地震的震源往往位于底辟构造的侧翼或顶部。一般由底辟构造形成的垂直作用力与水平向区域构造应力场叠加成为一种叠加震源应力场。

    • 1932年甘肃昌马7.5级地震区的物探资料

      1985, 7(1):82-85.

      摘要 (432) PDF 237.68 K (595) 收藏

      摘要:1932年甘肃昌马发生了7.5级地震。我们沿此破裂带对13个剖面进行了电测深勘探。调查的結果可用来研究这次地震破裂带的分布及其与第四纪断层分布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该地区的构造条件及构造应力的作用方式。

    • 地震测深中的地震波衰减

      1985, 7(1):86-93.

      摘要 (503) PDF 502.47 K (668) 收藏

      摘要:基于在河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和西藏自治区进行的人工地震测深工作,详细分析了不同爆炸方式(水中爆炸、井中组合爆炸、矿山和洞室爆炸),不同炸药量(1.2~500吨)和不同观测距离(5~500公里)的实测资料,讨论了爆炸方式与衰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中爆炸的弹性波转换系数最大,并以组合爆炸方式获得最佳的效果。本文提出地震测深中的地震波衰减遵循关系式:
      Vm=β(R/W1/3)-r
      式中,Vm 为地表运动最大速度,(R/W1/3) 为折合距离,r为衰减系数。(r=1.5~1.6)。文中简要讨论了地壳厚度与地震波衰减的关系。

    • 立交模式和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985, 7(1):100-101.

      摘要 (448) PDF 485.04 K (429) 收藏

      摘要:在把地震带的延伸方向与地面上可见的或可判的构造带的方向作对比的时侯,人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两者是一致的,另外也有不少情况两者是不一致的。前一种情况的道理显而易见,人们也讨论较多,而后一种情况人们却讨论很少,有时只是用隐伏构造这一简单名词作回答,并未阐明其成因问题。本文从震源物理的角度提出立交模式*来阐明这个问题并试图把其应用于地震预报。

    • DILATION-CREEP MODEL OF EARTHQUAKE 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1985, 7(1):102-120.

      摘要 (534) PDF 1.05 M (402) 收藏

      摘要:The article has made a simple exposition of the dilation-creep model of earthquake source development(abbreviated DC).Inelastic volumetric dilation of rock masses and fault creep are considered as two basic phys-ical processes in the DC model.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precursors of the M=7.8 Tangshan earthquake has also been analys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ursor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were not caused by only one factor and the precursors observed in-and around the epicentral area prior to this earthquake can be grouped in to three types. TypeⅠ precursors may be causally related to rock dilata-ncy. Type Ⅱ precursors result from fault creep. Type Ⅲ precursor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sort of upward migration of mass in the crust or the upper mantle, and/or may be attributed to large scale stressing process accommodated by some combination of stable slippage and discontinuous brittle rupture (namely small earthquake) along the faults. It was sug-gested that repeated dilation and discontinuous creep occur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source development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the prepa-ratory proces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x phases: elastic stress accumulation(from 1954 to 1967);earlyinelastic dilation(from 1968 to 1969);early fault creep(from 1970 to 1973);the second dilation(from the end of 1973 to the first half of 1975);the second evident fault creep(from the second half of 1975 to the end of Apr.1976);and fault creep just before the main shock(from the end of Apr.1976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It is regarded hat the preparatory process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as one of the intraplate events,may be controlled jointly by the upward migration of deep mass and large scale intraplate stress field.This characteristic prob-abl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earthquake along plate boundary.

    • >报导
    • 兰州地区发现三门马牙齿化石

      1985, 7(1):126-126.

      摘要 (598) PDF 67.50 K (471) 收藏

      摘要:我们在进行兰州地区大震对策研究的地震地质考察工作中,在西固区西梁园乡西梁园村南山半坡采到四颗马牙化石,经兰州大学谷祖纲老师鉴定为:Equus Sameniensis(三门马)的上牙第四枚前臼齿(Pm4)和三枚臼齿(m1、m2、m3)。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