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第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1904-1980年全球浅源地震能量释放的隐含周期性探讨

      1986, 8(2):1-9.

      摘要 (506) PDF 549.66 K (536) 收藏

      摘要:本文求取了1904-1980年全球浅源地震释放能量时间序列的付氏谱、布莱克曼-图基谱和最大熵谱。由不同的取样方式和功率谱的计算方法,确定其地震能量释放较为可信的隐含周期约为9.1年、14.4年、45.4年和128年,且这些主要周期成份之间存在整数因子3和5。用互功率谱法求取了这些主周期成份的初相,从而确定了这些周期成份取最大值的时间,并与地震能量释放时间序列进行了对比,推测下一个全球浅源地震能量释放高潮期约在1990-1994年左右。

    • 水平层状介质视电阻率的高精度计算公式及其误差分析

      1986, 8(2):10-19.

      摘要 (520) PDF 653.91 K (810) 收藏

      摘要:为适应地电阻率法预报地震深入研究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几种高精度计算水平层状介质视电阻率的公式及方法。对于MN→0的视电阻率计算,本文给出了J1(x)滤波系数法的计算步骤,此外对二层、三层介质的传统级数求和法,给出了估算精度的公式;对于MN≠O的视电阻率计算,本文讨论了数值积分法和J0(x)滤波系数法的计算步骤以及为提高精度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并且给出了一批用两种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

    • 愈合断层再破裂的实验研究

      1986, 8(2):20-26.

      摘要 (561) PDF 438.69 K (607) 收藏

      摘要:将济南辉长岩岩柱沿不同角度锯开,再用环氧树脂粘接后加工成标准园柱形样品以模拟愈合断层。将样品置放在单轴压机下加压,使愈合断层再破裂。实验表明:愈合断层再破裂的前兆变形、破裂前的声发射率变化规律和声发射b值变化规律在某些条件下类似于完整岩石的破裂,而在某些条件下又类似于既存断层的错动。断层面与主压应力的交角以及断层愈合程度是影响愈合断层再破裂的前兆特征的主要因素。本文还指出,在地震活动性的研究中,地震断层在一定程度上愈合后再发生破裂这一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 关于层状介质视电阻率响应系数的研究

      1986, 8(2):27-38.

      摘要 (600) PDF 768.13 K (642) 收藏

      摘要:本文从水平层状介质的电法理论出发,定义了电性层的响应系数Si,并指出:Si代表各层电阻率的变化对△ρs/ρs贡献的"权",同时还给出了二层、三层和深埋电极时Si的计算公式和部分计算结果,着重讨论了电性结构对表层响应系数S1和底层响应系数Sn的影响。最后以此理论讨论了九个地电台站的具体情况。
      根据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从电性上,台址最佳观测条件是:表层响应系数S1=0;底层响应系数Sn=1。
      2)台址的表层电阻率ρ1高一些,底层电阻率ρ3低一点,比较接近最佳观测条件。但各层电阻率之间的搭配关系需有一定范围,过高或过低的值都会偏离最佳观测条件。
      3)仅仅以电性剖面类型区分台址电性条件的优劣是不完善的,最好通过具体计算S1来评判。

    • 中、小地震前水化学异常的分析

      1986, 8(2):39-46.

      摘要 (560) PDF 473.23 K (471) 收藏

      摘要: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及其邻近地区几次中、小地震前水化学异常变化的特征,讨论了它与国内大震前水化学异常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并指出了水化学灵敏震兆组分的存在。

    • 岩石膨胀三维本构关系的应用

      1986, 8(2):47-54.

      摘要 (567) PDF 509.37 K (639) 收藏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1]中提出的岩石膨胀的三维本构关系及带有弹性-膨胀矩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几个实例进行试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及程序可以近似描述岩石的膨胀,可用于研究和模拟包含断层等地震孕育问题。

    • 关于昌马7.5级地震的成因探讨

      1986, 8(2):55-63.

      摘要 (504) PDF 672.04 K (832) 收藏

      摘要:本文从三维空间的角度,从昌马地震发生的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应力场,震源断裂和震源应力场,地震的动力来源,震源介质条件、震源闭锁形式和地震发震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昌马地震的成因,提出了"三维空间四方受压的震源闭锁模式和"倒楔型"劈裂的发震机制。

    • 地电阻率法的台址条件(二)

      1986, 8(2):64-69.

      摘要 (580) PDF 423.28 K (417) 收藏

      摘要:地电台测区介质的岩体力学条件是地电阻率法台址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和实验结果研究了第四纪浮土层对地电阻率正常变化和地电阻率前兆特征的影响,并对浮土层下伏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岩体电阻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由此得到,地电台探测区的岩体力学条件应该是浮土层较薄,下伏小孔隙度(或小裂隙率)的岩体。

    • 厂坝矿区浅层地壳剖面的速度结构

      1986, 8(2):70-77.

      摘要 (526) PDF 470.84 K (611) 收藏

      摘要:厂坝铅锌矿是重点开发矿区,其山体陡峭,工业爆破时容易造成山体滑坡。为研究边坡稳定性,我们使用人工地震方法,在厂坝铅锌矿区500米范围内,布设了两条交汇测线系统,反演和正演了该工作区域的浅部地壳速度剖面,得出地表直达纵波的平均速度为1.74公里/秒;对1号、2号公路地区和1至3号平台斜坡地区进行了速度分层,确定从地表向下540米深可大致分为五个速度层,速度从1.74公里/秒到2.99公里/秒。
      本文结果表明,CBY-2爆破地震仪可用于浅层地震勘探。我们所用的数学处理方法亦可在其它浅部地震勘探中使用。

    • 南北地震带北段地壳微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1986, 8(2):78-84.

      摘要 (564) PDF 507.08 K (583)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应力台站和水平形变的实际观测结果,研究了南北地震带北段1970-1983年间的区域地壳微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同时期中强地震活动的关系,得出1970-1983年本区地壳微动态变化与地球自转角速率的长期变化有关的初步结论。

    • 永登黄土地区爆破地震动近场效应的研究

      1986, 8(2):85-95.

      摘要 (572) PDF 657.78 K (438) 收藏

      摘要: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强震记录,不仅对开展地震地面运动研究很重要,而且对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等方面的研究也极为重要。但是,由于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机率及当前地震预报的水平所限,要取得理想的强震记录很困难,尤其是取得主震的近场记录更为困难。

    • 大震发生日期的预报——异年倍九律

      1986, 8(2):96-105.

      摘要 (566) PDF 569.14 K (629) 收藏

      摘要:本文在1977年以来提出的"予报地震的倍九律"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很多地震区大震的异年倍九现象,进一步提出了"异年倍九律"。异年倍九律是指相近地区不同年份大震发震日序间具有倍九日关系的情况。由于大震日期予报至为重要,所以本文仅以7级和7级以上大震进行统计。统计发现我国许多地震区大地震发生日期符合上述异年倍九律现象。这些地区是渤海至燕山前麓地震区,山东郯城潍坊地震区,武都茂汶地震区,四川巴塘、理塘地震区,炉霍、道孚地震区,云南东川、嵩明地震区,西藏墨脱至米林地震带,当雄至奇林湖地震区,新疆巴里坤地震区,乌恰地震区和富蕴至中蒙边境阿尔泰地震带。由这十一个地区异年倍九的震例来看,地震日序差值以36天的频次最高,约占总的统计数40%,月份大多出现在6-9月。此外符合这种时间规律的地区不是杂乱的,例如汾渭地震带就不符合这种规律。因此异年倍九律对某些已有短期震兆的地震危险区发布大震的发震日期有一定参考作用。
      异年地震发震日期的倍九律具有较多的统计事实表明,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作者认为相差几十年和几百年的大震,它们发震的月份相近,且发生地震的日期符合倍九律可能与这些地区在这段时期具有倍九时间特征的外因较强有关。也即与外因对地震的调制作用有关。具体的调制因素和调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初步认为可能是气象因素、磁暴,日月引力等外因因素对地震的发生起到了调制作用,以上这三种外因均有倍九天的周期成份,如这三种倍九天的周期成份在某些地区某些时间产生合拍运动,则就可能增加外因对地震的作用。
      在自然界除了研究可公度性和周期性现象外,还要研究走向混沌的道路。我们发现,两大类事物分别走向混沌的临界常数A和B,与黄金分割数C之间有一简单关系,即:
      2 A-B=C
      式中 A=4.66920, B=8.7210, C=0.618(此亦为优选法中的常数)。

    • >短文
    • 用单井预报地震的尝试

      1986, 8(2):107-108.

      摘要 (536) PDF 131.49 K (635) 收藏

      摘要:地震前兆是非常复杂和多种多样的,但从中仍可找到有规律的部分。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敏点,常常能显示较强的前兆信息。这种灵敏点可能对某一地区的地壳应力变化反映较灵敏,利用这种灵敏点所出现的异常可以对未来地震发生的范围、时间和震级作出预报。

    • 东北大陆火山分期与板内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1986, 8(2):109-113.

      摘要 (641) PDF 326.06 K (513) 收藏

      摘要:在我国东北地区,从频临日本海的长白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到大、小兴安岭及松辽平原周围,晚第三纪以来发生过成群的火山活动。在调查中共发现大、小火山口、火山口湖、火山锥及熔岩台地等200余处。

    • 唐山地震前油井产油量变化

      1986, 8(2):114-116.

      摘要 (517) PDF 190.10 K (745) 收藏

      摘要:唐山大震发生在沧东断裂北端与宝坻断裂东端的交汇部位。油井所处的济阳坳陷严格受沧东断裂控制。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