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第11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总目录
    • 总目录

      1989, 11(4):0-0.

      摘要 (390) PDF 565.62 K (429) 收藏

      摘要:

    • 重正化群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989, 11(4):1-13.

      摘要 (482) PDF 962.72 K (745) 收藏

      摘要:本文在文献[1]-[4]的基础上,用现代统计物理学观点以及重正化群方法研究了组合模式中应力积累单元的应力积累进入非线性阶段后,一维和二维震源体的破裂问题,得到了震源体破裂概率的临界值分别为0.2063和0.1707。应用二维震源体的破裂临界值,得到了孕震空区的围空地震的能量之和与参考能量的比值的临界值为0.1872,并用大华北地区1967年-1980年的10个孕震空区和1982年-1986年大华北地区所有起始震级为ML=2.3的孕震空区进行了检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初步认为,临界值0.1872可以作为孕震空区危险性的判别指标。

    • 前兆起伏加剧与短临地震预报

      1989, 11(4):14-24.

      摘要 (537) PDF 883.31 K (755) 收藏

      摘要:起伏加剧是相态突变前的一种临界现象[1],本文应用这一观点探讨了强地震前小震活动频次和地下流体、气体、地应力等前兆变化的起伏加剧现象,并得到以下初步结果:
      1.临近强地震前较大范围内超过平均日活动水平的小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具有有序性,即出现穿过未来大震区的小地震活动条带,条带的交汇区为未来大震区。
      2.强地震前的小震高频次活动日大多与外因出现时间同步,目前发现的外因有塑望、节气、中强以上磁暴以及大气压力下降等。这种小震的高频次活动一般出现在震前当天至一个月时间内。
      3.前兆的起伏时间和小震频次的起伏时间大致同步。它们在成因上有联系。

    • 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

      1989, 11(4):25-36.

      摘要 (504) PDF 749.26 K (687)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地震活动性特点等将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分为4令分区,研究了该地区的地震动衰减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从西向东烈度、地震动衰减速度减慢,即土层厚度越大衰减越慢。对于地震等震线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采用插值法进行了预处理,使烈度统计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并降低了危险性水平。另外,还尝试引入了介质品质因子Q值来调整加速度、速度衰减规律中的粘滞系数,对其他参数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 地震深部电性变化前兆特征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

      1989, 11(4):37-45.

      摘要 (499) PDF 862.10 K (396) 收藏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地壳内埋深约10-25km的高阻层原地条件下的导电机理,指出该层岩体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其裂隙及孔隙情况和孔隙水在其中的分布。根据对部分熔体导电性的研究,对实际岩体电导率进行数字模拟发现,连接权因子增加可导致该层原地体积电阻率极大的减少。本文还分析了孔隙水参与下震源及其外围区的应力应变特征,阐明了可能出现的深部电性变化前兆的分区性及其区域的体积电阻率、电性各向异性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的物理机理,粗略地估计了可能的变化量值。

    •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大形势

      1989, 11(4):46-54.

      摘要 (481) PDF 698.80 K (625)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活动的特征,结果是:地震活跃期为230-250年,平静期为130-150年;喜马拉雅南缘、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强震与本区强震明显相关,喜马拉雅南缘与缅甸北部地区发生强震后本区发震的概率分别为87.5%和66.7%;本区7级地震分带交替发生,最先发生的两个6级地震对预测未来7级地震发震地点有一定意义;中强震在8级地震前不活跃,而在7级地震前比较活跃,且青海北部与西部发生6级地震后,甘肃东南部或甘青川交界有5级地震活动。据此判断本区未来10年内存在发生7级强震的危险。

    • 岩石错动面上阶梯形凸起的破裂过程与失稳型式研究

      1989, 11(4):55-63.

      摘要 (581) PDF 2.00 M (745)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轴压缩下花岗岩试件内阶梯形错动面凸起部位破裂过程和失稳型式的实验。结果显示,当差应力量值(σ13)达到0.15-0.17(σ13)。(试件发生首次粘滑时的峰值应力)时,在阶梯形凸起的底部发生宏观破裂,其应力-位移关系呈线性变化,且破裂随应力量值的增加而继续扩展。在(σ13)≥0.3(σ13)c时,发生破裂贯通,凸起被剪断。断裂面上次级凹凸体发育。当(σ13)≈(σ13)c时,原阶梯形错动面被铲平,其后沿该面发生了伴随大应力降和强烈振动的突发性失稳。
      上述结果表明,在断层滑动过程中,断层面上的凹凸体破裂直至被铲平的过程仅能导致微震、前震和声发射等事件的发生,而主震则系由平直断裂的粘滑引起的。

    • 利用模糊关系方程预报大华北地区的最大震级范围

      1989, 11(4):64-70.

      摘要 (500) PDF 474.05 K (639) 收藏

      摘要:本文选取了判别每年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最大震级范围的16项指标,对大华北地区1960年至1986年Ms≥4.0级的地震(余震除外)序列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判别三种震级范围即Ms≤6.0、6.0< Ms< 7.0、Ms≥7.0的模糊关系方程。对此方程通过7个震例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均与实际符合较好。本文还对1987年大华北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最大震级范围进行了估计,结果为Ms≤6.0。

    • 唐山、松潘地震前视电阻率短临异常图象重现性

      1989, 11(4):71-75.

      摘要 (512) PDF 402.21 K (799)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昌黎、武都两个地电台记录到的1976年唐山7.8级和松潘7.2级地震前视电阻率的短临变化特征。两个台站附近的地质、地电条件及台址基岩岩性均不相同,但在震前观测到的视电阻率曲线的变化都很相似,尤其是短临变化,无论是起始时间还是其变化率都比较一致。两次强震前观测到的视电阻率变化与岩石样品破裂实验的结果比较一致。事实表明,上述台站观测到的视电阻率短临前兆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利用电阻率前兆手段,可以为预报类似唐山、松潘地震的无前震类型强震,提供临震前兆信息。

    • 广西河池地区的地震活动及发震机制的岩石实验解释

      1989, 11(4):76-82.

      摘要 (527) PDF 571.62 K (627) 收藏

      摘要:本文讨论了广西河池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应力场“窗口”效应和小震级高烈度等特征,並利用岩石实验的某些结果对该区地震的发震机制作了一些定性解释。该区是一个两组断裂交汇的应力敏感区,地震是在低应力条件下在极不均匀介质宁原有裂隙发生粘滑的结果,其特殊的地体环境下可能构成蕴育大震的条件,其地震活动不会对邻近的龙滩库坝区造成威胁。

    • 四川南部及邻区地壳活动性研究

      1989, 11(4):83-90.

      摘要 (496) PDF 621.74 K (638) 收藏

      摘要:本文依据表层构造辰布特征、重力、磁力场背景及航磁资料反映的基底构造性质,对四川盆地南部及相邻的滇黔部分地区的地壳结构、构造应力场及潜在的震源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该区的构造应力场具有多向性和多期性,在古生代,主压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近代转为近东西向。东西向深断裂活动微弱,仅发生一些微小地震,但东西向深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区往往是发生地震的场所。另外,不同岩性的基底接壤地带也是地震多发区。

    • >短文
    • 菏泽5.9级地震前深埋电极的地电异常特征

      1989, 11(4):91-94.

      摘要 (470) PDF 285.24 K (573) 收藏

      摘要:笔者通过对大量地电资料的分析,发现深埋电极进行地电观测,能够排除表层干扰,突出地震异常。本文利用深埋电极的地电观测资料,总结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地电异常特征。

    • 海潮负荷引起的弹性潮汐形变解

      1989, 11(4):95-100.

      摘要 (486) PDF 408.81 K (420) 收藏

      摘要:根据自由振荡理论,质量负荷作用下的地球形变平衡方程[1]形式为。

    • 丹江口水库渗透环境及诱震效应的初步分析

      1989, 11(4):101-104.

      摘要 (514) PDF 374.20 K (416) 收藏

      摘要:丹江口水库自1967年11月开始蓄水。1970年1月起,库区一些特殊地段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地震活动,并分别于1972年4月3日和1973年11月29日发生了林茂山3.5级(Ms)地震和宋湾4.7级(Ms)震群活动。

    • 日本内陆地震活动的迁移与扩散

      1989, 11(4):105-116.

      摘要 (534) PDF 802.09 K (59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日本内陆及其外围海域发生大地震后的地震活动迁移现象。在所研究的6个震例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地震活动的迁移总是沿着地壳内的活动地质构造带发生。有时可以根据地震活动的迁移来进一步确定活动构造带的存在。把板块边缘地区的地震活动类比为沿着力学偶合平面迁移和扩散,我们可以认为,岛上的活动构造带对应着地壳块体的力学相互作用边界。地震迁移的形式可能不只一种。在我们所研究的震例中发现了以下特征:地震迁移速度约为几km/年;大地震震源区之间存在着地震空区;在每一条地震带上有一定的地震活动周期。地震迁移的一种可能机制是:由于地壳块体的相对运动,在其边界上的凹凸不平区造成了构造应力集中,这些凹凸不平区相继地发生破裂,形成了地震迁移。

    • 《岩土力学》1990年征订启事

      1989, 11(4):116-116.

      摘要 (369) PDF 106.98 K (363) 收藏

      摘要:《岩土力学》学报系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科技学术期刊。每季末月15日出版,一年出4期,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