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第15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起伏地形条件下层状介质的视电阻率计算及其在地电前兆分析中的应用

      1993, 15(2):1-5.

      摘要 (537) PDF 316.47 K (940) 收藏

      摘要:本文以二维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利用边界单元法,对地形起伏所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水平层状介质表层存在不规则地形条件下地电阻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地形对地电前兆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伏较大的地形变化对视电阻率相对变化量中的深层电阻率变化有减小作用,这就降低了地电观测资料中包含的深层电性信息的比例,因而对突出地电观测资料中孕震变化的成份是不利的。

    • 位错模型的有限单元公式

      1993, 15(2):6-12,23.

      摘要 (516) PDF 668.81 K (1082) 收藏

      摘要:本文讨论了弹性和粘弹介质中用劈节点技术离散的结构面与非均匀位错面的等价原理,并由此证明有限单元位错公式表示的位移场与沃尔特拉位错公式表示的位移场等价,从而获得求解断层面错动产生的位移场与应力场的统一理论和方法,即用Volterra(沃尔特拉)位错公式和地面位移观测资料,反演断层面上的位移或位移速率,再用位错的有限单元公式和反演的断层位错,正演计算位移场和应力场。

    • 阿尔金断裂东段断层泥特征及断层滑动方式

      1993, 15(2):13-23.

      摘要 (518) PDF 2.10 M (728) 收藏

      摘要:本文用扫描电镜、X衍射等方法对阿尔金断裂东段断层泥的特征、断层活动强度及断层滑动方式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结论:
      (1)阿尔金断裂东段的活动强度自晚更新世以后,由西往东逐渐减弱。
      (2)该断裂东段在第四纪以来至少发生过2-3次古地震事件。
      (3)全新世以来,该断裂的肃北至阿克塞一段以粘滑为主,而东边的巴个峡至昌马大坝之间断裂的滑动方式则为蠕滑。

    • 1990年景泰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特征

      1993, 15(2):24-29.

      摘要 (555) PDF 406.38 K (671)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时空扫描方法,对1990年10月景泰Ms6.2地震前1979年1月至1990年9月震中周围5°×5°范围内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的闭锁区段。在发震构造带的东、西两段Ms≥2.0地震的活动具有相互呼应的特点,西吉-海原段的地震活动较门源-古浪段滞后3年。结合对b值异常区的空间变化图象的研究,本文还讨论了用对未来地震危险区进行长时段的时空扫描的方法确定构造的闭锁区段和闭锁起始时间的可能性。

    • 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突发失稳过程的实验研究

      1993, 15(2):30-35,75.

      摘要 (485) PDF 484.80 K (648) 收藏

      摘要:在常温、固体围压介质(铅)三轴压缩的条件下,采用磁带记录的快速数据采集系统,对完整的居庸关花岗岩、迁安石英岩和含不同角度锯切面的居庸关花岗岩试件的突发失稳动态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试件沿内部斜面快速错动而突发失稳时,表现为各点应力和位移的振动、衰减,并趋于新的稳定终止态。根据应力和位移的记录,得到了应力-应变(相对位移)动态合成图。以失稳振动的初动半周期为界,可将整个动态过程划分为摩擦错动阶段和自由振动阶段。实验还表明,突发失稳岩石的动态错距等于或近似于终态错距。实测的动态应力降约为终态应力降的1.6倍。

    • 特大地震的宇宙环境分析

      1993, 15(2):36-41,80.

      摘要 (403) PDF 477.26 K (524) 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特大地震与宇宙环境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及其邻区特大地震(M≥8)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明显相关,且多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快时;中国大陆的特大地震与太阳黑子活动、九大行星会合和哈雷彗星回归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西部及其邻区的特大地震的发生存在明显的18.6年周期。

    • 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山西地应力异常变化的分析

      1993, 15(2):42-47.

      摘要 (395) PDF 395.34 K (745)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山西长治和代县地应力站的观测资料,深入分析了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地应力异常变化特征。地震前地应力的变化不仅有趋势异常,而且还有明显的短期和临震异常显示。其异常变化的总趋势是:下降-持平-回升。根据地应力异常变化,作者曾作了较准确的短期预报。

    • 甘肃定点形变台观测精度与监测能力的评定

      1993, 15(2):48-57.

      摘要 (526) PDF 579.04 K (478) 收藏

      摘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甘肃省定点形变台网状况、台址条件及有关情况。用年零漂、年变幅值、频数分布、噪声水平、周期性干扰因素、潮汐精度等定量指标对观测精度进行了评定,提出了存在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措施。本文还对高台台及兰州台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预报指标与监控能力。

    • 石咀山市地貌与反应谱间的关系

      1993, 15(2):58-63.

      摘要 (519) PDF 381.53 K (824) 收藏

      摘要: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宁夏石咀山市按地貌单元分为三个区。对每个地貌单元场地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根据一维地震反应计算模型,计算求得了各个地貌单元的平均反应谱,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地貌单元与其对应的反应谱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反应谱。

    • 特大地震的震害特征

      1993, 15(2):64-70.

      摘要 (531) PDF 488.96 K (759)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发生的17次8级以上的大震资料,着重讨论了特大地震的震害特点、破坏类型及若干对策问题,强调指出了区域性的场地条件,特别是黄土和软土分布区对震害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建筑场地时,除应避开发震断层外,更主要地应避开易产生各种场地震害的地段,同时要注意等震线的不对称性和长周期震动对远处的影响。

    • 滇西北地区最大断层错距、破碎带宽度与断层长度的关系

      1993, 15(2):71-75.

      摘要 (533) PDF 334.88 K (699) 收藏

      摘要:本文对滇西北24条中小型走滑断层的40组端点距Ld与错距(D)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Ld=2.75D-0.15。由该区的断层破碎带宽度(W)与错距(D)的经验统计关系,得出了由最大断层破碎带宽度(Wmax)估计断层长度的表达式,即L=101.75Wmax-0.30。在本文中,还应用上述关系式对有争议的定西岭断裂南延趋势及剑川-白汉场断裂的长度作了定量估计。

    • 陕西石泉ML4.7地震成因探讨

      1993, 15(2):76-80.

      摘要 (413) PDF 347.05 K (475)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对石泉水库区地震地质条件、地震活动特征、地下水动态变化、震源机制及地震序列的b值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1978年2月11日发生在长水的ML4.7地震,是因石泉水库蓄水而诱发的。

    • >短文
    • 对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跃期的一点认识

      1993, 15(2):81-83.

      摘要 (457) PDF 195.38 K (655) 收藏

      摘要:自1988年11月唐古拉山7级地震及澜沧-耿马7.6与7.2级地震以后,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发生了7级地震,至今中国大陆已有两年半的时间未发生7级地震了。而同一时期,中国西部周缘地区7级强震却很活跃。

    • 南黄海北部5.3级地震前波速比异常时空变化特征

      1993, 15(2):84-86.

      摘要 (474) PDF 198.29 K (669) 收藏

      摘要:1992年1月23日05时41分,在南黄海北部(35°17'N,121°12'E)发生了Ma5.3级地震。

    • 1992年青海克克里5.1级地震前祁连大地电场异常特征

      1993, 15(2):87-88.

      摘要 (595) PDF 133.60 K (430) 收藏

      摘要:祁连综合观测台于1990年5月3日建成并正式投入观测。该台设有大地电场、大气电场、电磁幅射和地应力等观测项目,是河西重点监视区内唯一的综合观测台。

    • 甘肃及邻区台网MD震级公式的研究

      1993, 15(2):89-93.

      摘要 (409) PDF 328.54 K (608) 收藏

      摘要:目前,在我国相继有不少地震台站(网)研究了适合该地区的测定持续时间震级的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利用兰州有线传输台网记录的甘肃及邻区的470个地震资料,建立了6个有线传输台和武威无线传输台网的4个子台的MD震级公式,初步建立了兰州电传台网的MD震级系统。本文还对MD与ML两种震级测量精度做了初步评价,简要分析了放大倍数v对MD震级的影响。

    • 南峪滑坡与小震活动

      1993, 15(2):94-96.

      摘要 (528) PDF 186.75 K (433) 收藏

      摘要:1991年6月13日,舟曲县南峪乡发生山体大滑坡,堵截了白龙江,使河水上涨,公路交通中断,南峪乡政府等4个机关单位和1335间住房被淹。据有关人员现场勘察认为,该滑坡属重力型滑坡,与该地地层结构密切相关,滑坡体顶端的山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四川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潜在震源区判定

      1993, 15(2):97-99,83.

      摘要 (531) PDF 248.98 K (499) 收藏

      摘要:在四川地区新的危险区划图的编制工作中,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近10年来新增补的大量资料,通过对四川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再研究,对四川地区可能的强震潜在震源区及其未来地震危险性进行了研究。

    •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OF EARTH'S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FUNCTIONS AND THE JOINT INVERSION OF DATA

      1993, 15(2):100-110.

      摘要 (514) PDF 769.18 K (621) 收藏

      摘要:On the basis of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 of MT field, the necessity and applied prospects of the joint inversions using a pair of MT response functions which are correlative with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 are infered. A filter coefficient algorithm is made, with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impedance phase data can be estimated using a set of apparent resistivities. The tests for the observed MT data show that when comparing the impedance phase estimated using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with the observed phase, it can be checked whether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between observed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phase data is satisfied or not, and that the use of the phase data corrected using the dispersion relation in the joint inversion is advantageous to obtain more confident results. It is shown that joint inversions are more advantageous than single parameter inversions, and that in the most case the joint inversion using the apparent resistivities of impedance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 joint inversion using the normal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impedance phase. The existence of the dipers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ratio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corresponding impedance phase of the orthogon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horizontal components in the frequency EM sounding with horizontal electric dipole(FEMS) are discussed, the better effect of the joint inversion using the pair of EM response functions is obtained. The problems on the one-dimensional joint inversion for the MT and FEMS apparent resistivities, for which the observed frequency bands partly overlape each other, a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this joint inversion is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the joint inversions of the practical data for two kinds of EM methods at two sites give the results well corresponding to the drilling data. The simulated MT inversions for the data of two kinds of EM methods are made, and more confident results also are obtained.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