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21(3):225-233.
摘要:以甘肃和山西2个区域的历史地震资料为基础,采用地震时序分析方法,研究了这2个区域地震活动状态与地震形势.结果表明:(1)区域7级强震在不同层次上活跃与平静交替发生;(2)中强震在7级强震活跃期内伴随7级强震发生,在7级强震平静期内或围绕6级地震活动或5级以上地震丛集发生;(3)甘肃目前可能正处于7级强震平静期以及中强地震平静期内,今后一百年或数百年内发生7级强震的可能性不大,十几年内也可能不会发生中强地震.
1999, 21(3):234-241.
摘要:综合考虑了地震活动时空强3个方面的震兆特征,定义了地震活动因子A值.使用1972~1996年华北地区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研究中强以上地震前A值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中短期阶段大多数地震前出现的A值中期异常区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也有一些地震前1~3个月A值异常区面积再次增大.还就用A值进行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9, 21(3):242-247.
摘要:系统地研究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及其产生的根源.利用蒙特卡洛法的有关理论,对影响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估计与分析.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而且精度较高.
1999, 21(3):254-258.
摘要:通过对两相饱和介质Biot方程的变换,利用Poisson方程和Helmholtz方程性质,求解得到两相饱和介质在集中力点源作用下的位移场Green函数.
1999, 21(3):259-267.
摘要:依据1:50000地质填图资料,对天桥沟-黄羊川活动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该断裂带可分为逆走滑(左旋)的天桥沟断裂段和正走滑(左旋)的黄羊川断裂段,其主要活动时期是晚更新世,滑动速率为4~5 mm/a.全新世早期,该断裂带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其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距今0.759×104~1.02×104年.
1999, 21(3):268-273.
摘要:介绍了陕西省前兆台网记录到的几例特殊的无震异常.分析了这些异常产生的原因.认为1986年和1996年渭南双王井水位的2次无震异常与渭河的洪峰有关;1977年韩城地震台地倾斜特大异常可能与黄河水位变化有关;1983年安康地震台地倾斜特大异常与该地区特大洪水有关;1996年和1998年三原井水位的2次特大异常可能与附近的冯村水库蓄水有关.
1999, 21(3):274-279.
摘要:分析了昌平地震台体应变、线应变及差应变等观测资料在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6.2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该次地震前昌平台的应变观测资料出现了明显的趋势异常;体应变的异常时间与震级有较好的相关性;差应变资料显示了短临异常;由线应变资料计算的主应变方向在地震前逐渐向震中偏转;M2波潮汐因子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
1999, 21(3):280-284.
摘要:分析了甘肃宕昌形变台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1990~199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其潮汐响应函数的测量精度达到了观测规范的要求.水文与气象因素对观测资料有明显影响.该台资料对发生在台站附近的4级左右地震有一定程度的短临异常显示;对发生在较远处的中强地震有趋势异常显示.
1999, 21(3):285-295.
摘要:根据南北地震带北段6条东西向和2条南北向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对该区域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资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9, 21(3):296-301.
摘要:对探槽剖面和陡崖地貌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罗山东麓山坡上发育的少量有自由面的年轻陡坎是重力滑坡的后缘面,与罗山东麓断裂错动无关.该断裂最后一次错动事件发生的时间是(2105±175)a B. P..结合前人研究的古地震重复资料,估算了罗山东麓断裂未来50年7级左右强震的发震概率.
1999, 21(3):302-309.
摘要:通过对16个板内逆断层地震的基本类型、构造环境、地震地表破裂尺度、几何形态、运动学特征及余震分布图像的研究分析,较系统地归纳了板内逆断层地震破裂的基本特征及分段标志.研究表明:(1)逆断层破裂往往沿走向延伸较短,常表现为二维面状分布形态;(2)地震断层未出露地表或仅有部分出露地表;(3)逆断层地震破裂较走滑断层和正断层产生的地震破裂更为复杂,不仅表现在构成整体破裂带的各个单条破裂的力学性质差异方面,而且表现在几何结构方面.
1999, 21(3):310-314.
摘要:对原状黄土(Q4)施加4种频率的等幅正弦波荷载进行动三轴试验,研究振动频率对原状黄土动本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于4种频率的原状黄土的动本构关系均服从双曲线模型,但试验常数a、b均随振动频率的增大而略有减小.讨论了试验常数、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等随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
1999, 21(3):321-325.
摘要:对兰州地电台1996~1998年的地电阻率逐时值进行了计算处理,分析了地电阻率逐时值正常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台地电阻率逐时值月平均日变化与年平均日变化存在较稳定的背景值.这一背景值可以作为判定地电阻率日变化短临异常的依据.
1999, 21(3):326-330.
摘要:应用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北段兰州-天水-武都地区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105°E为界,其东西二侧重力场变化明显不同.据此判断,沿105°E在地壳的深部存在一条NS向活动构造.1990年以来在甘肃省境内发生的3次5级以上地震前,兰州岸门村和永登树屏2个测点的重力点值出现了明显异常.
1999, 21(3):331-333.
摘要:从云南地区1965年有台网记录以来主震震级Ms≥ 4.9的地震序列中选取51个序列,根据直接余震的平面分布统计得到震源的破裂长度,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3种震级范围的破裂长度与主震震级的经验关系式.
1999, 21(3):334-336.
摘要:分析了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Ms6.2地震前后晋冀蒙交界地区前兆台网地下水位异常特征.用多层次跟踪预报法对该次地震进行了检验性预测,探讨了地下水位高值异常与该次地震的关系.检验预测结果表明,这些异常就是该次地震的前兆反映.
1999, 21(3):337-339.
摘要:利用"八五"攻关成果提供的方法,对西昌地震台1995~1997年压容应变仪原始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资料在武定6.5级、丽江7.0级等地震前显示了明显的短临异常信息.
1999, 21(3):340-342.
摘要:介绍了1998年7月29日宁夏海原4.7级地震前,平凉地区几个观测台站的水氡、水位和地电阻率的异常反映,及对该次地震的预报情况.研究表明,平凉地区的几种观测手段对该地区及邻近的宁夏西海固地区5级左右地震和南北地震带北段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映震能力.
1999, 21(3):343-344.
摘要:简要分析了计算机2000年问题对地震观测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种应用软件方面.提出了几种预防方法,除了更换必要的观测仪器之外,还要解决各类软件的2000年问题.
版权所有:地震工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