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粗集神经网络在建筑物震害预测中的应用

      2008, 30(2):97-101.

      摘要 (827) PDF 390.96 K (944) 收藏

      摘要:将粗糙粗集理论和神经网络原理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粗集-神经网络的建筑物震害预测模型。首先运用粗糙集理论,根据原始样本建立决策表进行属性离散化、属性重要性排序、属性约简和分类规则的提取;然后将所提取的关键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训练模型。实例研究表明,基于粗集-神经网络的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吻合。该模型简化了神经网络结构,提高了训练速度和分类精度,还能对各因素对房屋震害的影响度进行分析。

    • 地震事件自动检测新方法

      2008, 30(2):102-106,123.

      摘要 (784) PDF 425.73 K (1105) 收藏

      摘要:地震事件的自动准确检测是地震速报的基础。本文基于地震信号所具有的非高斯性、非线性以及地震波的线偏振性特征并结合长短时平均比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事件自动检测方法(EGLP)。基于山东数字化地震台网波形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EGLP)能有效抑制高斯噪声、突出地震信号,提高了地震事件触发判断的准确性。

    • 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

      2008, 30(2):107-112.

      摘要 (815) PDF 493.20 K (1134) 收藏

      摘要:针对第三水准"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一种在强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用相同的投资获最好的设计"的设计理念,以在强烈地震波的作用下框架结构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同时满足体积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和高效的显式动力分析方法进行结构分析,获得最大的层间相对位移;采用改进的复形法求解优化数学模型;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数值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不一定获得抗震结构的最优设计,但能获得一系列抗震性能良好的设计,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

    • 公共财政应急支持体系构建——以云南大姚地震为例

      2008, 30(2):113-116.

      摘要 (888) PDF 332.46 K (1051) 收藏

      摘要:通过对2003年云南大姚地震中财政应急支持过程的回顾,分析了财政应对地震类突发事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当前财政应急支持的现状,参照日本灾害救助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应急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 营潍断裂带走滑构造特征、演化及动力学机制

      2008, 30(2):117-123.

      摘要 (777) PDF 590.37 K (1039) 收藏

      摘要:营潍断裂带位于渤海湾,是郯庐大断裂的北延段。由于受早期NW向断裂分割构造块的影响,营潍断裂带可分为走向和构造特征有显著差异的北、中、南三段,其走滑构造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形成了一些特征性的伴生构造。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平移断层性质,已切穿莫霍面乃至岩石圈,成为地幔热物质上涌或基性物质上涌的通道。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板块构造演化、沉积盆地发育和岩浆活动特征,将营潍断裂发育演化历史归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J3-K1)左行平移期、晚白垩世-始新世(K2-E2)伸展拉张期和渐新世以来(E3-Q)右行平移期三个阶段,并就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 无限弹性介质中隧道内爆炸动力响应的解析解

      2008, 30(2):124-127,144.

      摘要 (843) PDF 244.57 K (1137) 收藏

      摘要:基于圆柱形薄壳结构理论,建立爆炸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采用积分变换法求得Fourier变换域内爆炸荷载作用下隧道位移场的积分表达式。结合具体算例,采用离散Fourier逆变换的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爆心处隧道位移时程曲线、最大正应力时程曲线及某一时刻隧道位移幅值和最大正应力在x方向的变化曲线。其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基于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的武汉市岩溶塌陷危险性预测

      2008, 30(2):128-131.

      摘要 (638) PDF 302.73 K (1134) 收藏

      摘要:目前对岩溶地面塌陷的研究仍主要在宏观和定性的水平上。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采用一系列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的迭代求解,无需对观测变量做特定的概论分布假设,对样本点容量的要求也十分宽松,不存在模型不可识别的问题,是一种实用和有效的线性统计建模方法。本文在分析武汉市岩溶塌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对武汉市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新疆中强震预报的探讨

      2008, 30(2):132-138.

      摘要 (747) PDF 389.07 K (951) 收藏

      摘要:利用物理意义清晰、彼此间及与地震目录关联度小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在新疆预测中强地震及其发震地点和发震条件的探讨。结果表明:3级地震频次维持3个月以上低值和5级地震维持6个月平静反映了6级以上地震的中短期发震背景,地震对应率大于83%;将地震活跃期6级地震发生后3个月内研究区发生的4级地震作为响应地震,其250 km范围内一年内发生中强震的为62%,两年内发生中强震的为79%;以响应区b值出现低值—回返作为预备震源可能发震的条件,其后一年内发震的为75%,2年内发震的为92%。

    • 粉粒含量对粉土场地液化后变形影响的试验研究

      2008, 30(2):139-144.

      摘要 (752) PDF 327.30 K (1047) 收藏

      摘要:利用全自动多功能三轴仪进行了粉土场地的液化后变形试验,探讨了粉粒含量对液化后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试验时施加动加载使试样达到设定的液化程度,然后立即施加单调荷载,以模拟地震现场发生强震时初始液化到液化后变形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不同粉粒含量粉土场地发生液化后变形得到的液化后应力应变关系可采用推导的同一理论关系式表示,其系数的差异表明了粉粒含量对粉土液化后变形的影响。验证结果表明该关系式能较好地模拟粉粒含量对粉土场地液化后应力-应变的影响,为同一地区或相似地区粉粒含量变化的粉土场地液化评估提供依据。

    • 分离式双圆形隧道衬砌对平面SH波的散射

      2008, 30(2):145-149.

      摘要 (682) PDF 276.08 K (913) 收藏

      摘要:采用波函数展开法,将入射、散射和折射SH波的位移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Bessel函数的级数形式,根据Graf加法定理,得到了任一局部圆柱坐标系下的波场势函数的表达式。根据隧道衬砌与周围岩体都在界面处应力和位移连续及衬砌内边界完全自由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分离式双隧道衬砌对入射平面SH波的多重散射问题的理论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得出:入射频率、衬砌间距、衬砌与围岩的模量比及衬砌的厚度等是影响衬砌内侧的无量纲位移和动应力集中因子分布的重要因素,为双衬砌或多衬砌的地震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 基于二维相干性自锚式悬索桥的地震响应研究

      2008, 30(2):150-154.

      摘要 (715) PDF 291.18 K (913) 收藏

      摘要:一般在非一致地震激励的模拟中采用一维相干模型,即模型中只含有沿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变量,但垂直于地震波传播方向两点距离较远(如横桥向)时,会存在相干性。本文基于二维相干模型,应用三角级数法,考虑频率对视波速的影响、地震波传播滞后对非平稳调制函数的影响,生成某自锚式悬索桥桥址处各支点的人工地震波。利用该地震波研究不同激励方式对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与基于一维相干的地震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TSP在软、硬岩地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08, 30(2):155-158.

      摘要 (860) PDF 251.63 K (1084) 收藏

      摘要:介绍了TSP超前预报系统实现预报的基本原理。从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TSP对不同岩性地层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实例分析了TSP在不同地层中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当围岩中没有大的不良地质体时,TSP在软岩中的预测效果较差,而在硬岩中预测效果好。

    • 延怀盆地设定地震浅析

      2008, 30(2):159-162,183.

      摘要 (808) PDF 301.52 K (962) 收藏

      摘要:通过延怀盆地构造背景、新构造活动、古地震等资料的分析,综合构造应力场模拟、构造类比、大震离逝率、孕震蓄能等因素及由经验公式推断的研究结果,对延怀盆地设定地震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延怀盆地设定地震的震级上限为7,发震断层为方家冲—营门矿段断层,震源深度为10 km左右。

    • 新疆OLR基本特征及强震前的异常现象

      2008, 30(2):163-167.

      摘要 (769) PDF 591.37 K (923) 收藏

      摘要:利用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进行数据的月距平、涡度场计算等处理,总结分析了新疆地区长波辐射场的基本特征。对2003年以来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震进行研究,发现在部分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出现较明显的高值辐射异常,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强震前的地-气系统变化有关。应用OLR资料进行新疆地区的地震趋势预测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兆台网监测能力的不足。

    • 华北地区中等地震活动非稳态特征及预报效能研究

      2008, 30(2):168-172.

      摘要 (752) PDF 254.20 K (906) 收藏

      摘要:采用全时空扫描方法在时空强三维轴上识别华北地区的中等地震活动的非稳态震兆信息。结果表明,在地震孕育过程中中等地震活动有由稳态向非稳态演化的特点。非稳态图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空区和条带,其空间分布范围较大,一般出现在震前1年左右。以发生在非稳态图像的非开放、非卸载端点(交汇点)的地震作为标志地震,预测其周围(r=100 km)2年内发生MS≥5.0地震,预报能力评分R=0.573。

    • 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对2007年印尼8.5级地震的响应特征

      2008, 30(2):173-178.

      摘要 (795) PDF 450.30 K (954) 收藏

      摘要:根据山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记录的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域8.5级地震的水震波资料,对不同类型仪器对水震波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其记震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井孔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环境和观测仪器的类型。

    • 短期前兆综合异常方法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应用——以兴海地震为例

      2008, 30(2):179-183.

      摘要 (746) PDF 563.80 K (887) 收藏

      摘要: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118个定点前兆台项资料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前兆台网提取前兆综合异常度指标的方法,包括空间综合度和时间综合度。利用前者来研究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震前短期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后者来判定未来中强地震的发震时间。在空间综合异常度的研究中较好地解决了前兆台网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异常集中区与震中偏离的问题。作为实例给出了2000年9月12日青海省兴海MS6.6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异常度高值区存在扩散-向震中集中-发震-扩散的过程。

    • 地震拟合相关系数在青海地区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2008, 30(2):184-188.

      摘要 (739) PDF 298.28 K (1049) 收藏

      摘要:根据Gutenberg-Richter公式对青海省东部及邻区(N34°—39.5°,E96°—104°)地震频次和震级的统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前震中附近一定范围内中小地震的拟合相关系数有明显的下降现象。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统计计算,提取出了可信度较高的中期预报指标,预报评分为0.631。

    • 工程场地高密度电法探测典型剖面的分析与探讨

      2008, 30(2):189-192,200.

      摘要 (679) PDF 455.41 K (1403) 收藏

      摘要:通过三个典型的实测案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具体应用。结合钻孔地质资料对实测反演剖面进行解释分析,探讨了隐伏断裂的判定与异常的排除,以及它们不同的电性特征和解译方法。

    • 变截面门式刚架稳定及地震反应研究进展

      2008, 30(2):193-200.

      摘要 (789) PDF 571.67 K (1419) 收藏

      摘要:变截面轻钢门式刚架为我国单层大跨度工业和仓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变截面轻钢门式刚架稳定和地震反应研究的概况,介绍了其稳定分析及稳定设计方法的新进展以及地震反应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新进展,指出了目前在稳定和动反应研究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相关现行规范在变截面门式刚架稳定和抗震设计方面规定的不足和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在稳定、地震反应及极限承载能力的判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