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35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水平地震力作用下岩体破坏机理探究

      2013, 35(2):203-207.

      摘要 (774) PDF 270.59 K (1054) 收藏

      摘要: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和波动理论对地震作用下岩体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埋深在一定范围内,水平地震作用下岩体的内聚力c和正应力σn与振动速度和埋深呈线性关系。当埋深一定时,振动速度越大c值越小;在振动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岩体的应力状态由压应力逐渐转变为拉应力,且拉应力随振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振动速度一定时,岩体埋深越大c值越小;埋深越浅,拉应力越大,当埋深达到一定值时岩体就只在其弹性极限内振动而不产生破坏。

    •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TMD-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

      2013, 35(2):208-212.

      摘要 (917) PDF 289.57 K (961) 收藏

      摘要:近场地震动具有很高的加速度峰值和长周期的速度脉冲,因此能够对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基础隔震是一种有效的减震技术,然而这种单一的减震手段在低频具有很高能量的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已不能确保结构的安全,必须寻求新的减震策略。本文将速度脉冲模型与随机地震地面运动模型联合来生成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并以此作为激励,用MATLAB对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TMD-基础隔震混合控制结构及独立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求解,比较研究该混合控制结构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该混合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构的位移,而对加速度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 桁架式跨河管架的优化设计及地震可靠性评价

      2013, 35(2):213-219.

      摘要 (868) PDF 405.91 K (1439) 收藏

      摘要:在管道穿跨越工程中,桁架式跨河管架是一种常见形式。本文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分别对矩形桁架结构和倒三角形桁架结构两种方案进行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结构最优方案。通过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可靠性分析评价了结构的抗震可靠度。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结构高度和减小结构宽度对结构有利;结构的总重量随杆件截面尺寸的减小而迅速降低,10次优化循环后即从54t降至24t左右;三角形桁架比矩形桁架结构简单,重量减轻36%;可靠性分析表明结构的可靠度为99%。

    • 基于陈列柜边界条件的馆藏文物地震滑移响应试验

      2013, 35(2):220-225.

      摘要 (780) PDF 358.15 K (660) 收藏

      摘要:为保护馆藏浮放文物,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基于不同陈列柜边界条件下的文物滑移响应。根据展柜原型制作了1:1比例模型,分别考虑陈列柜底部浮放及固定于振动台面,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激励获得了两种边界条件下陈列柜的基频;通过对模型分别输入不同类型及不同强度的地震波,研究了地震作用下陈列柜及文物的震害形式,对比分析了两种边界条件下典型节点位移、加速度响应及动力放大系数。结果表明:无论陈列柜处于固定还是浮放状态,其基频远大于地震波卓越频率,因此震害较轻;对浮放文物而言,当地震波强度较小时,不同条件下文物的滑移响应为陈列柜浮放>陈列柜固定条件;当地震波强度较大时,由于陈列柜与振动台面的摩擦减震作用,文物的滑移响应为陈列柜浮放〈陈列柜固定条件。为减小文物的滑移响应,陈列柜宜以浮放形式为主,并保持适当的间距。

    • 高速铁路大跨连续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校核

      2013, 35(2):226-231.

      摘要 (796) PDF 345.30 K (1095) 收藏

      摘要:针对高速铁路大跨连续梁桥的结构特点,结合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给出了各水准下桥梁的抗震验算指标。采用反应谱法及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法对一实桥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固定墩控制该桥的抗震设计。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固定墩处于弹性状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固定墩纵向进入塑性,但位移延性系数小于规范容许值,结构具有较高的延性储备。该桥的抗震能力满足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 农村住宅砌体结构地震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2013, 35(2):232-239.

      摘要 (757) PDF 1.66 M (1413) 收藏

      摘要:国内震害调查表明我国农村房屋在地震中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是农村自建房屋大都缺乏基本抗震措施。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农村房屋的抗震性能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但这些措施实际抗震效果如何,除了极少数通过模型试验验证外,很少得到验证。本文建立了砌体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以一幢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时程反应来再现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状况。研究表明本文提出数值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砌体结构在地震中破坏过程,发现结构抗震薄弱部位。通过对三种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圈梁和构造柱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但对局部破坏影响不大,需要在以后抗震设计中加以考虑。

    • 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3, 35(2):240-245.

      摘要 (767) PDF 953.71 K (1230) 收藏

      摘要:由于融土和冻土之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使探地雷达成为研究多年冻土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探地雷达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探地雷达探测多年冻土的物理前提条件,总结了多年冻土主要地质要素的雷达图像特征和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融土与冻土的雷达图像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融土雷达反射波为低频强宽振幅的稀疏波,波形较杂乱;冻土反射波为高频低振幅细密波,波形较为规则;探地雷达可较为准确地划分地层、识别多年冻土上限、确定多年冻土分布范围,但尚不能有效确定多年冻土的含冰量;另外,探地雷达对细颗粒土的探测效果要明显好于粗颗粒土。文章还指出了现场探测和图像解译分析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建议在开展现场探测工作之前先在有钻探资料或天然地质剖面处进行对比试验,搞清测区内主要地层的物性参数,掌握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分布规律,从而提高雷达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承台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013, 35(2):246-251.

      摘要 (990) PDF 986.54 K (1079) 收藏

      摘要: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承台节点进行了6组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别讨论轴压力、桩身配筋量、桩头嵌固深度和加载方向等4个因素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HKFZ400(210)桩型,在1 700kN及以上的轴压作用下,主要的破坏模式为近节点区桩身压弯破坏,破坏性质均为小偏心破坏;轴向荷载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承台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增强,却削弱其变形能力,在1 700kN轴压作用下节点表现出了较好的变形能力;对角线加载方向是构件的静力弱方向,其极限承载力略低于正截面加载,但却有更大的变形能力;在50mm嵌固深度条件下,节点区没有发生锚固失效,反而表现出了更大的变形能力,但在破坏状态下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有所降低。

    • 芦山7.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临界点特征

      2013, 35(2):252-256.

      摘要 (790) PDF 659.18 K (848) 收藏

      摘要:直接检测大地震之前空间相关长度的增长是一种从观测的地震活动中检测临界点特征的独立的方法。本文研究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前5年震中周围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空间相关长度变化。结果表明,从地震前近两年开始,中等地震以上地震的空间相关长度出现明显增长,变化趋势可以用幂次率进行很好的拟合。用该地区没有7级以上强震发生的时段的地震目录采用相同方法进行了计算,没有发现明显的幂次率增长现象,说明强震前中等地震以上地震的空间相关长度的幂次率增长是地震孕育过程中临界点物理特征的表现。

    •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一年尺度预测的回顾性研究——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和垂震底继模式

      2013, 35(2):257-265.

      摘要 (804) PDF 1012.23 K (899) 收藏

      摘要:对2013年中期地震预测的研究结果(一年尺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预测综合了三性法判据、静中动判据和垂震底继模式,给出了2013年左右在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7级以上大震的可能性很大的结论。重点预测了两个具体发生的区域,预测的区域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的震源区相差70~80km左右。预测结果震级与时间吻合,但地点上发生了偏离。文中重点回顾研究了基于三性法,静中动、垂震底继方法的预测过程。

    • 青藏高原东缘重力观测及对芦山M7.0地震的反映

      2013, 35(2):266-271.

      摘要 (825) PDF 1.34 M (1045) 收藏

      摘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相对重力与绝对重力的观测情况,系统分析了该区域2010以来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芦山7.0级地震前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变化剧烈,芦山地震发生在沿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的转弯部位;(2)芦山地震距2008年汶川地震不到100km,芦山震中及汶川地震震中均处于重力变化四象限中心,表明汶川地震震后恢复调整变化对芦山地震具有促进作用;(3)基于流动重力异常变化在芦山7.0级地震前做过一定程度的中期预测,尤其是地点预测。

    • 四川芦山7.0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解析

      2013, 35(2):272-277.

      摘要 (843) PDF 982.63 K (978) 收藏

      摘要:以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E亮温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进行震例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显示:震前热异常具有明显时空特征,2013年3月底震中及其北部区域出现热红外异常,异常区范围随时间逐渐扩大、幅度陡增;4月13日左右异常面积达到最大,随后缓慢收缩,异常持续时间近一个月,异常幅度最大值达到9倍多,最大值后3天发震。该次地震热红外异常特征显著,易于识别,进一步验证了卫星热红外异常在地震预判方面的作用。

    • 2012年北苏门答腊西海域M_W8.6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

      2013, 35(2):278-288.

      摘要 (803) PDF 1.59 M (1315) 收藏

      摘要:2012年4月11日在北苏门答腊的西部海域附近发生了MW8.6特大地震和2小时后的MW8.2强烈地震,这是到目前为止震级最大的板块内部走滑型地震。本文根据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及研究结果,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尽管发生于印度洋板块的沃顿海盆内(巽它海沟西南),但该地区断层发育、中强地震活跃、变形情况复杂,特别是印度洋板块在向NW方向运动时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这种差异运动导致在板块内部产生剪切应力,因此在板块内部近SN向的断层及附近区域不断积累弹性应变能;同时2004年的MW9.2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对该次地震造成了应力加载,起到了触发作用,最终导致了本次特大左旋走滑型地震的发生。此外库仑应力变化计算表明,MW8.6地震在MW8.2地震的震源区附近的库仑应力增大,增加值超过0.05MPa,因此对MW8.2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计算结果进一步显示,该次地震对其周围陆地影响较小,苏门答腊岛处于地震影响区中,库仑应力降低了0.03MPa,发生强余震的风险下降。主震后的余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库仑应力增加区一致。本次MW8.6特大地震后,全球范围内的M≥5.5地震活动性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而该现象在本世纪以来其他5次M≥8.5的强震之后并未出现;同样,该次特大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震后中国大陆地区M〉4.5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增高。

    • 利用多个震源机制解求祁连山西段平均应力场方向

      2013, 35(2):289-295.

      摘要 (1213) PDF 2.17 M (1434) 收藏

      摘要:祁连山西段由于受到多个构造块体的共同约束,表现出复杂的地球物理特性和地质特性。本文利用14个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和2001-2012年66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区域应力场特征。结果显示,地震的震源性质以走滑和逆冲为主,印证了祁连山西段基本构造变形特征;三个区域应力张量的定量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在NE向,水平挤压作用明显,且具有一定的分区特征,表明局部应力场受到局部构造的影响。

    • 影响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精度误差的相关性分析

      2013, 35(2):296-301.

      摘要 (1331) PDF 719.88 K (2756) 收藏

      摘要:卫星成像的基线、视角、基线倾斜角、斜距、卫星距离地面径向距离以及地面分辨率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监测地面形变的能力和形变监测结果的精度。本文在分析四轨法D-InSAR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基础上,详细给出了相位测量误差对形变测量精度影响的定量关系式;分析讨论了基线长度误差、基线倾斜角误差、斜距误差、卫星高度误差和地形因素误差对形变测量精度的影响。从而在定量分析方面得出了这些误差对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精度影响的结论。

    • 基于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的兰州盆地强地面运动二维数值模拟

      2013, 35(2):302-310.

      摘要 (715) PDF 1.98 M (1248) 收藏

      摘要:利用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对兰州盆地进行二维强地面运动模拟。假设3个不同的震源深度5、10、20km的同一地震下,以一个5层的二维剖面作为模型,以此来研究地震波传播过程并分析复杂的二维非均质路径效应,以及局部地下速度构造对强地面运动振幅加乘的影响,从而了解路径效应对强地面运动最大峰值位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伪谱和有限差分混合方法模拟地震波场结合了有限差分法和伪谱法的优点,弥补了二者的不足,能较好地处理介质不连续面的计算,同时保证了和伪谱法相当的计算精度。通过地震波场模拟可知沉积盆地的强地面运动较基岩相比具有放大效应,震源深度的不同对兰州盆地垂直分量地面最大峰值位移影响较大,在震源深度为5km时最小,为0.06cm;震源深度10km时在水平剖面30~55km范围内峰值位移最大,达到0.14cm;但对水平分量的峰值位移影响较小。

    • 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新资料的发现与应用

      2013, 35(2):311-320.

      摘要 (795) PDF 5.04 M (1116) 收藏

      摘要:公元1879年7月1日(清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凌晨,在陇南武都、文县之间发生了8级强震。因震区地质构造复杂、交通不便,缺少历史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至今仍存在对本次大震认识的模糊之处。笔者近年来利用地缘之便收集了20余条与该次地震相关的碑刻、题记史料。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该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大约在洋汤河流域的桥头、屯寨(今天池乡),极震区则要延展到四川九寨沟县郭元乡、武都两水镇及石门乡等地。

    • 一种自动扫描地震漏检事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2013, 35(2):321-325.

      摘要 (705) PDF 1.05 M (1124) 收藏

      摘要:地震事件的自动处理过程中会发生遗漏。台站数量越多,地震分析员在手动扫描遗漏事件时所花费的时间就越长。本文讨论了一种自动扫描漏检事件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分析员的分析经验,结合台站分布状况和地球物理学规则,重新关联那些具有很可能来自特定震源区域而未被分析员关联的信号,以形成一个待验证的事件,供分析员审定。该方法大大减少了分析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地震公报的质量。

    • 利用远震P波质点运动检核区域地震计水平分量方位

      2013, 35(2):326-333.

      摘要 (1383) PDF 1.23 M (1555) 收藏

      摘要:地震计三分量方位的准确性对现代地震学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献[1]利用P波偏振原理和多地震事件加权叠加方法计算表明,中国"十五"数字地震网络台站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台站存在地震计水平方位偏差大、极性接反或分量互换等方面的问题。本文选取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区24个代表性台站,利用2007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73个M≥7远震事件的P波资料,对台站分量方位等问题进行了检核计算。考虑到期间地震仪的可能重新安装因素,应用单地震事件的反演方位时间序列变化来计算分量方位偏差及其可能的方位校正。研究结果表明,反演的方位与文献[1]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中国"十五"数字地震网络确实存在部分台站方位偏差较大等方面问题。因此,在SKS横波分裂等现代地震学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台站地震计方位不准和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 地下水位中地震前兆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2013, 35(2):334-341.

      摘要 (807) PDF 1.20 M (946) 收藏

      摘要:地下水位观测值的影响因素包含降雨、气压、固体潮、地质构造作用等。为凸显地质构造作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需要滤除降雨、固体潮、气压等因素的影响量。本文首先分离地下水位受固体潮、气压作用的影响量;然后依据降雨影响地下水位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变化的思路,利用基流分割方法对地下水位的两种变化进行分离,确定地下水位的降雨影响量;最后分析各分量异常与地震活动性关系,探查其中包含的地震前兆信息。本文的研究思路为地下水位观测值中地震前兆信息研究提供了一套可供尝试的系统技术方法。

    • 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2013, 35(2):342-353.

      摘要 (766) PDF 3.84 M (1292) 收藏

      摘要: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与地质填图,对滇西南地区黑河断裂中西段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断裂为一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带,西起沧源县南,向东南止于澜沧江断裂,全长约168km,走向280°~310°。该断裂晚第四纪新活动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分段性。根据其几何结构、最新活动性及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破裂带特征,可将黑河断裂从西向东划分为沧源—木戛、木戛—南代和南代—勐往三条次级断裂段。其中的中、西段长约88km,全新世活动显著,活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沿断裂形成了丰富的断错地貌现象。西段断裂的最新活动断错了全新世晚期地层;中段是1988年澜沧7.6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根据对断错冲沟的测量和年代测试,得到其全新世以来右旋滑动速率为(3.54±0.78)mm/a,与区域上其它断裂的滑动速率大致相当,反映了其区域构造活动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 基于Matlab的断裂带温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2013, 35(2):354-359.

      摘要 (812) PDF 1.32 M (1160) 收藏

      摘要:基于Matlab开发出地下流体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甘肃西秦岭北缘的武山、街子和清水温泉水化学组分特征;初步分析了温泉水水质类型、补给来源、水—岩平衡状态以及循环深度,并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其水化特征受围岩的控制作用;清水温泉水的成熟度没有武山和街子温泉水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的武山温泉和街子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HCO3.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频繁;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深的清水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弱。

    • 胶东半岛地区震源波谱参数研究

      2013, 35(2):360-365.

      摘要 (803) PDF 1.62 M (1036) 收藏

      摘要: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胶东半岛及附近地区2010年以来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Brune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反演了本区134次2.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结果表明胶东半岛地区中小地震的地震矩在9.76×1011~5.9×1014 N.M之间;应力降范围在0.017~25MPa之间,均值是0.97MPa;视应力范围在0.06~10.2MPa,平均应力水平在0.396MPa。地震矩、应力降和视应力都与震级呈正相关关系,拐角频率与震级的关系不是很明显;地震矩和拐角频率成负相关关系。根据本区震源参数和震级的定量统计关系,去除震级影响,通过应力降和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得到目前正处于应力的释放时期。

    • 张江台地表与深井地震观测对比分析

      2013, 35(2):366-371.

      摘要 (685) PDF 1.15 M (999) 收藏

      摘要:张江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站是上海市规则建设的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中首先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站点,深井中安装了地磁仪、应变仪、倾斜仪、测震仪、孔隙压仪、地温仪、水温仪和水位仪,地表还安装了强震仪和GPS,总计十种测项,同时地表还配备气压计和气温计等辅助观测手段。张江台在2006年就建立了地表台,本文将地表台和新建的深井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土层背景噪声的干扰情况;同时参照上海台网其他深井的资料分析综合深井系统对测震单分项系统是否有干扰。结果显示,深井台的背景噪声RMS数值比地表台小个数量级,可以更精确的记录到地脉动数据;深井台的有效动态范围比地表台超出30%;深井台不仅在低频,在高频段25Hz附近也有噪声影响;深井台比地表台受环境噪声影响要小很多,特别是在低频段优势更明显。同时,对比张江综合深井台的地噪声、动态范围和上海台网其他深井台资料,认为综合深井测震分项数据未受到整体综合系统的噪音影响。

    • 淮安地震台沙层应力仪器观测数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2013, 35(2):372-377.

      摘要 (703) PDF 1.31 M (1057) 收藏

      摘要:用小波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分析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淮安沙层应力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淮安台沙层仪器所记录数据中含有多个频率成份,其中低频信号频率以1.157 4×10-5 Hz附近信号最强,在2.314 8×10-5 Hz附近次之,高频信号频率在0.25~0.45Hz之间。低频信号反映在日、月等引潮力的作用下固体地球产生的周期性潮汐变化的地壳形变特征;高频信号更多的反映地壳应力变化特征。淮安沙层应力观测数值变化不仅与其他沙层应力台站有相同变化形态和一致的年变规律,还与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沙层应力数据变化能反映大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完整过程,一般具有上升、平稳、下降、回升发震等几个阶段。

    • 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2013, 35(2):378-384.

      摘要 (751) PDF 1.12 M (881) 收藏

      摘要:西北区域自动地震速报系统是中国地震局5大区域速报系统之一。分析了2009年7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该系统产出的149个天然地震与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定位结果的匹配情况:97.3%的地震发震时刻偏差小于5s;96%的地震震中偏差分布在5~30km之间;94%的地震深度偏差不超过5km;68.5%的地震震级偏差不大于0.3。分析了7个非天然地震的匹配情况。并对未匹配地震及偏差较大地震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自动地震速报系统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 东北地区M≥5.0地震前中等地震集中活动的震兆研究

      2013, 35(2):385-393.

      摘要 (829) PDF 2.30 M (856) 收藏

      摘要:定义了描述东北地区中等地震活动增强的3个参量E、T和R,并对东北地区11次M≥5.0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辽宁地区和嫩江断裂以西地区M≥5.0地震前均存在4级地震集中活动的现象,且预期的5级以上地震大部分发生在最近1次4级地震后的半年内;嫩江断裂以东地区5级地震前没有中等地震集中活动的特征。ETR方法在中等地震活跃后判定未来5级地震的震中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重庆及邻区震后烈度分布评估模型构建

      2013, 35(2):394-400.

      摘要 (783) PDF 1.16 M (905) 收藏

      摘要:选取重庆及邻区作为研究区域,将典型历史地震震例的等震线图数字化,通过回归分析分别构建了基于烈度衰减关系的烈度分布评估模型、基于等震线长短轴半径的"王景来"烈度分布评估模型和基于面积的烈度分布评估模型。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上述三种模型的适用性。震后烈度分布评估模型对于震后灾害损失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